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辽宁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0:40:35  浏览:803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省政府

(一九九一年一月三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发布的《法规、规章备案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章是指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其他省辖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普遍适用于本地区或本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定、办法、细则等文件。
各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具体事项的布告、通告、决定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规章、规范性文件必须以制定发布机关的名义,于发布之日起十五日内报省人民政府备案。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 规章的备案件,应包括正式文本三十份、起草说明十份(以上含报国务院的件数)、备案报告两份。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件,应包括正式文本十五份、起草说明五份、备案报告两份,备案件应铅印或打印,不得以会议文件或文件汇编撕页报送。
第五条 起草说明应包括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名称,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工作。
报送省人民政府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一律径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第七条 对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是否同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地方性法规相违背;
(二)是否同省人民政府规章相违背;
(三)市人民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同省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省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是否矛盾;
(四)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在审查规章、规范性文件时,可根据请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审查,协助审查的机关应在限期内回复。
第九条 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规章、规范性文件有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情况的,应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反映,并附送书面说明。
第十条 审查规章、规范性文件发现的问题,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规章、规范性文件同法律、行政法规、省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论规章相违背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提请省人民政府,予以撤销、改变或责令改正;
(二)市人民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同省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以及省人民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矛盾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三)规章、规范性文件在制定程序及规范化方面存在问题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并转告原报机关处理。
原报机关应自接到前款规定的处理决定或处理意见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处理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第十一条 各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应于每年一月二十五日前,将上一年所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一式三份,报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查。
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由主办部门列入本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应于每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将全省上一年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情况,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关于做好行政规章备案工作的通知》和一九九0年三月二十七《关于做好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通知》同时废止。

附件一(1):**市人民政府规章备案报告
*政规备字[19**]*号省人民政府:
现将我市人民政府于一九**年*月*日发布的《*******》(*政发[19**]*号或**市政府令第*号),上报备案,请查收。**市人民政府(印章)
一九**年*月*日

附件一(2):**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报告
*政规备字[19**]*号省人民政府:
现将我市人民政府于一九**年*月*日发布的《*******》(*政发[19**]*号),上报备案,请查收。**市人民政府(印章)
一九**年*月*日

附件一(3):辽宁省**厅(委、办、局)规范性文件备案报告
辽*规备字[19**]*号省人民政府:
现将我厅(委、办、局)于一九**年*月*日发布的《*******》(辽*[19**]*号),上报备案,请查收。**辽宁省**厅(委、办、局)(印章)
一九**年*月*日

附件二: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表
(一九**年度)
填报单位: (印章) 19**年*月*日填报
━━┳━━━━┳━━━━━━━━━━┳━━━━━━━━━┳━━━━━━━━━━━
序号┃发布文号┃规章、规范性文件名称┃发布机关及发布日期┃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1年1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濮阳市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濮阳市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濮政办〔2005〕7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濮阳市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情况,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是保证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和我市配套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资金来源。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金(资金)足额征收,专款专用。




二○○五年十月十九日




濮阳市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
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筹集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和我市配套工程建设基金(资金),规范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通过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筹集。
第三条 凡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对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暂不征收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
第四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征收标准按省发展委、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全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豫发改价管〔2005〕543号)执行(具体标准见附表二)。
第五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在全市范围内筹集。根据濮阳人民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5〕68号)精神,全部按受水区征收。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5〕29号)确定的原则和各县2001—2003年水利年报平均用水量,确定各级年度应筹集南水北调基金(资金)数额(见附件一)。
第六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征收方式:城市公共供水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由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在售水环节采用价外附加的方式征收;自备用水户由当地政府确定的征收部门负责在取水环节征收。征收率不得低于80%。
第七条 各级征管单位按照分解的任务,及时上缴财政部门。
第八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实行财政集中汇缴方式。即各县财政主管部门按月将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按照征收计划足额上缴市财政专户,由市财政主管部门汇总上缴省财政厅。
第九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征收、上缴实行计划管理,凡完不成上缴任务的,差额部分由市财政等额抵扣各级财政及征收单位有关资金。
第十条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十一条 各级征管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标准、对象,征收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并按月足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不得减免缓,或隐瞒、截留、坐支坐收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
第十二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征收手续费按1%执行。
第十三条 市水利局下属的市节水办负责城市规划区内所有自备用水户和中原油田基地(包括乙烯生活区、龙城区、黄甫区)及华龙区和开发区的征收;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其供水单位和居民的征收;各县在城区内的征收按豫政办〔2005〕29号文件规定精神进行。
第十四条 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发改委要认真审核南水北调工程投资计划,加强工程招标等活动的监管;财政部门要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专户管理,严格监管;审计、监察部门要对基金(资金)的征收、使用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审计监督。对违犯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情况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要做征收工作的坚强后盾,对拒不按政策和规定缴纳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快速立案,快速执行。政府督导部门要将征收工作列入督导,配合征收单位共同搞好征收。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发改委、财政局商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的征收期限根据上级确定的征收期限执行。根据豫政办〔2005〕29号文件规定,本次筹集资金任务期限从2005年5月1日开始。

附件:1.濮阳市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筹集任务分配表
2.濮阳市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资金)征收标准



关于切实加强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


关于切实加强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旅办发[2006]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
  进入6月以来,各地相继发生了5起旅游交通事故,造成10名游客死亡,62人受伤。6月2日,一马来西亚旅游团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4名游客死亡,1人重伤,12人轻伤;6月7日,一广西旅游团在天津返京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4名游客重伤,12人轻伤;6月8日,一香港旅游团在湖北省兴山县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3名游客死亡,3人重伤,14人轻伤;6月9日,一浙江旅游团在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4名游客受伤。6月14日,一长春旅游团在吉林辉南县境内发生旅游交通事故,造成3名游客死亡,12人受伤。在连续发生旅游交通事故给旅游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2006年暑期即将来临,学生和城镇居民出游将大量增加,旅游安全形势面临考验。为切实加强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暑期旅游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到实处。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暑期旅游安全形势,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要组织力量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坚决防止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旅游交通和旅游活动安全管理,确保旅游公共场所安全
  要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对旅游交通运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严禁车辆和船舶超速、超载和超时等危及游客安全的运输行为,严查非法从事旅游客运的行为;针对暑期、汛期交通运输的特点,强化重点路段和水路的安全保障措施。要加强重点景区、海滨和营地等旅游场所的安全管理,做好对游船(艇)、缆车、索道、救生等旅游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增加针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措施;对学生参加带有危险性的登山、越野、漂流、滑翔、蹦极等旅游活动,要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三、加强旅游公共卫生监督工作,确保游客身体健康
  要联合卫生、检疫等部门,加强对旅游团队和旅游夏令营餐饮卫生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卫生防疫措施落实,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要密切关注可能危及游客安全的重大传染疫情动态,遇有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密切配合,妥善处置。
  四、加强防火和防汛等工作,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要加强旅游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排除火灾隐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和消防设备设施齐全完好;严禁组织旅游夏令营等团队在林区风景名胜景点野外用火。要加强同气象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旅游气象信息的对外发布;要密切关注异常气象和地质灾害情况,及时发布旅游预警信息,防范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游客的生命安全。
  五、加强协调与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反应
  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围绕暑期旅游市场安全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主动协调相关工作,督促相关责任到位,落实相关安全措施。要积极做好各项应急预案的衔接,加强应急处置的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发布和通报,遇有突发事件必须按规定迅速上报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国家旅游局
                              二○○六年六月十八日